高中英语的阅读理解总是出现偏差,这是高中英语“中等生”的普遍现象。你是不是觉得一篇文章上面没有生词,每个单词都能看懂,读完以后感觉自己也看懂了,选答案的时候呢,也有一个匹配的答案,和你的理解完全符合,可是选完以后就做错了?有这种问题的同学,他们的分数区间一般位于80~130之间,以80~110分段最为严重。
有这种现象的同学,有一个值得表扬的地方,就是有认真背3500词,他们的英语水平至少是入门的。但是,在错题的分析和观察能力上有所欠缺,没有发现自己英语学习的症结所在。
出现这种情况的同学都是词组短语没有掌握好。涉及到两类词组短语:
① 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区别很大的词组短语,按照短语字面的意思,望文深意产生了错误理解。比如:put on airs 装腔作势。
② 结构比较隐蔽的词组短语,你以为它是单词,它实际是短语,而且实际意思和字面意思区别也非常大,还容易让你看不清句子的语法结构而反复纠结,浪费考试时间。比如: increase by 20% 这个by + 数值就是短语,到底是增长了20%还是增长到20%?要根据口诀:by 了 to 到。
所以,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于记忆和掌握词组短语,英语的单词只是属于基础词汇,英语的词组短语才是高级词汇。这就是为什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里面,会说懂得运用词组短语等高级词汇,可以加档的原因。
但是,属于高考范围内可以考的词组短语非常多。3500词相互组合形成的词组短语理论上高考都可以考,只要构成短语的单词不超纲,就属于高考可考范围。这个范围在高考的考纲中没有做出具体规定,属于开放式考点。
如果你有仔细分析过,高考这10年来真题卷中出现的词组短语,你会发现这些词组短语在我们的大部分的英语教材上并没有出现。所以,这些词组短语需要你自己或者你学校的老师来帮你额外的进行扩展,然后再加以记忆。
整理说起来也挺简单,如果用穷举法,你把《牛津高阶词典》里面,3500词相关的所有词组短语都抄出来,然后背掉就行了。但是,这样的词组短语有几万个,难就难在过滤筛选上。我们需要懂得如何排除不会考的内容,把要考的内容尽量保存下来。数量压缩到我们能够记住的范围内,我们才有更大的概率把这些词组短语背下来。
整理的方法可以参考《高中英语1.5万考点》作者廖唯伟在网上发布的整理攻略“《高中英语1.5万考点》是如何整理出来的?”
他就是用过滤筛选的方式,把2300页的《牛津高阶词典》里面高考可能考的词组短语和固定用法,压缩到只有72页的笔记上。然后再根据高考真题,来验证整理出来的范围是否能够有高命中率。每年都会发布命中率分析报告,按他方法整理出来的笔记,对高考范围内出现的词组短语的命中率连续10多年保持98%左右。
所以,我们如果自己整理词组短语,用他提供的攻略去执行,然后在每年八九月份利用他发布的命中率分析报告,进行验证。如果我们整理出来的词组短语的范围,也能得到差不多的命中率,我们整理的笔记就是有效的词组短语笔记,这样的笔记我们能够记住50%以上的内容,高考英语分数就能突破130,记住80%以上,就有机会上140。